協和轉再生才能真減碳 小油轉大氣碳排變三倍
蠻野編輯部
2025/02/10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暨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共同聲明稿


【協和轉再生才能真減碳 小油轉大氣碳排變三倍】


       環境部日前舉辦「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公聽會」,數個關心氣候議題的公民團體於會前召開「減排要有真行動 協和除役轉再生記者會」,揭露:協和電廠改建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反而會增加碳排,呼籲政府提出真正的減排方案,而非犧牲生態,改建碳排更高且有「碳鎖定」效應,漂綠的燃氣火力電廠。


台電發布新聞稿回應稱:協和電廠自 2020 年後只剩 3、4 號機發電,且為降低對空氣品質的影響,長期降載減排, 2024 年僅發電約 27 億度,改建後可年發約 180 億度,環團將超過 6 倍差距的電量放在一起比較,有誤導之嫌。未來兩部新燃氣機組之溫室氣體年排放量約 623 萬公噸,較過去四部燃油舊機組年排放量約 1,295 萬公噸,碳排大幅減少。並以電力排放係數為全台電力排碳量所計算的總平均值,其中也包含零碳的再生能源,質疑出席記者會的基隆市議員陳冠羽「誤解電力排放係數的定義」。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台電明知協和 1、2 號機早在 2019 年底除役, 2020 年後只剩 3、4 號機發電,且受限空污管制規範、設備老舊常需停機檢修、燃料成本高昂等因素,長期低度運轉。協和四接相關文宣卻一直以完全脫離現況的: 4 部燃油機組火力全開情境,計算減少的碳排與空污量,才是真正在誤導社會大眾。


協和電廠近年發電量不高, 2020 至 2023 年溫室氣體平均年排放量 211 萬噸,改建發電量增為 6 倍多的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後,碳排預估增為 623 萬公噸,就算單位發電的碳排減少,「總碳排量」還是爆增為近 3 倍,顯將嚴重拖累國家減碳腳步。


台電若真有心減碳,除應儘速將原訂去(2024)年12月除役的協和3、4號機除役,使其碳排歸零外;並應放棄高碳排的協和四接計劃,將資源轉投入深度節能、再生能源等真正的減碳方案


基隆市議員陳冠羽回覆,早就知道台電會說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是以全台電力排放強度的總平均值來計算,在初次環評審查時已經有環評委員提出協和燃氣機組為全新機組「理應可以有更低的承諾值」,故台電才把協和燃氣機組排放強度從0.376削減成0.365,但若環境部訂定2030年的總電力排碳總平均值為0.319,台電應先說明此刻「台電自有」電廠的總排碳係數為何?協和電廠如果能夠轉為地熱,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就可以再大幅削減,台電再生能源發電到底傾注多少心力?不能一味和民營電廠購買綠電,將減碳責任外包,忽視國營企業該負擔的減碳責任


新聞聯絡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專職律師 蔡雅瀅


蠻野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