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除了新冠肺炎外,我們該關注的酸雨和空污問題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專職律師 林尚毅
2020/02/26

除了新冠肺炎外,我們該關注的酸雨和空污問題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專職律師  林尚毅

  過年前夕開始爆發的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引發國人對於傳染病疫情問題的廣大關注與恐慌。所幸目前在政府的積極控制管理之下,並未造成廣大的災情 。然而,在面對立即性的疾病傳染問題下,或許我們也該嘗試把眼光放遠,著眼在既存的環境污染與健康問題 ,才能夠防患未然,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 。


  經由環保署網站資料 我們可以了解,酸雨和空氣污染息息相關,從人為污染排放的致酸污染物——硫氧化物,與化石燃料使用、火力電廠、含硫有機物燃燒有關;氮氧化物主要源自工廠高溫燃燒過程及交通工具排放等,這些污染物被排放至大氣當中,經光化學反應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都會使得雨水的pH值降低,產生酸雨。


  據媒體報導 指出,前年的2月3日在中壢降雨酸鹼度pH值3.79已接近檸檬汁酸度。且依照氣象局資料 顯示,基隆在上個月雨水酸鹼度平均值也僅有4.4。環保署官方資料 在今年1月24日觀音測站也有出現3.97的數值。而根據研究結果 顯示,去年1到5月全國樣本酸雨pH值平均仍未有改善的情況(全國所有樣本pH值平均為5.71,低於前年同期),其中北部各站(彭佳嶼、鞍部、台北、宜蘭、中壢與新竹站)共有108個樣本達到酸雨標準,佔所有酸雨樣本之84%。再從網站 中酸雨頻率發生圖我們可以發現,全國以北部地區發生酸雨頻率較高,其中又以中壢站最高,酸雨發生頻率達76%,新竹站次之70%,值得我們多加留意。


  有關酸雨所造成的影響和危害,除了廣受大家討論的禿頭與掉髮疑慮 外,有人提出 酸雨會使存在於土壤、岩石中的金屬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使得魚類大量死亡,並使水生植物及引水灌溉的農作物,累積有毒金屬,將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類的健康。還會影響農林作物葉部的新陳代謝,同時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因被酸雨溶出,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而枯萎、死亡。


  湖泊酸化後,可能使生態系改變,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態機能因而無法進行,最後變成死湖,以及造成建築物、古蹟等財物損失 以及造成建築物、古蹟等財物損失。


  為了因應嚴重的酸雨及空污問題,我們需要政府提出更具體並落實空污與環保政策,除了儘快實施符合人民期待的空氣品質標準 及提出延宕多時的空氣污染防制方案 外,加強取締違法排放廢氣的工廠和車輛,並透過長期有效的監測,才能讓民眾實際了解政策實施成果。也期待全民一同參與配合,除了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外,也可以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以減少能源(包含石油或煤)消耗,相信可以改善空氣污染,也能大幅減少酸雨的發生機率。

 

本文原載:2020.02.26蘋果即時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專職律師 林尚毅
關鍵字
#新冠肺炎
#永續綠色生活
#空污
#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