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發生在4月7號(2個多月前)的雲林六輕爆炸案,日前新聞媒體報導指出,因液化石油氣洩漏導致氣爆,大量煙塵、泡綿飄散到麥寮鄉農田、漁塭、畜牧場,房舍也因爆炸受損,事後六輕願意賠償8000萬元,但受害鄉民無法接受,至今已多次發動抗爭,並要求中央、雲林縣政府介入協助求償。
面對環境污染和公安意外頻傳的今日,我們除了祈禱環境污染和意外不要發生在居家環境附近之外,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主動關心周遭的環境」。以下再介紹兩種不同的網站,讓我們開始主動關心周遭環境,避免成為下一個被忽視的受害人:
一、官方環保署愛環境系統:
透過網路,我們可以從環保署的i-Environment(愛環境)網站中,利用輸入位置(例如「六輕」等明顯地標)的方式,可以馬上查到附近的環境資訊(包含空氣品質、大氣環境、公害污染、環境管制、環境敏感、河川水質、海域海邊、生態資源等等),其中,針對現在民眾最關心的空氣品質資訊,提供了「空氣品質指標 AQI」、「細懸浮微粒 PM2.5」、「簡易型微感測器 PM2.5」三個項目的資訊。在公害污染部分,則是列出一公里內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毒性化學物列管事業數,點選後可以進一步由右側的地圖資訊中得到進一步的詳細資訊(會連結到列管污染源資料查詢系統,詳細介紹可參閱前文)。
雖然美中不足的是,這些資訊部分並非即時性的公開(例如在公害污染欄位中,僅顯示前(106)年資訊,詳細的裁罰內容、違規的廠商名稱都未顯示,有待主管單位積極更新改善,但是對於主管機關對於環境資訊公開的努力,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推廣,並且適時給予政府建議與鼓勵
二、民間版本空氣品質資訊:
民間及產學界發起的空氣盒子活動,是集結許多為了改善空氣品質的高手所投入大量心力的成果,提供我們較為即時、在地的PM2.5空氣品質參考數據,雖然之前曾有質疑量測方法未採用較嚴謹環境工程規範,及量測的部分結果與政府空氣品質偵測站之數據有明顯差異的聲音。但是作為我們預防空氣污染危害及一般生活使用已經足夠了。目前臉書社群網站中,也有許多相關資訊分享。詳細的介紹與資訊,可以參考該臉書社群的公告提供的連結(第1、2、7、8點)。
此外,在前文提到的透明足跡網站在環境地圖中也提供部分空氣品質測站的數據及資料更新時間,讓使用者能夠從中得到附近空氣品質概況(其他官方空氣品質資訊可以參考環保署網站)。
經由以上兩種方式的搜尋結果,可能會讓我們大驚失色,原來我們生活的環境品質早已拉起嚴重警報。以日前廣受爭議的高雄大社工業區為例,其一公里距離內就有52家列管中事業、半徑二公里內土壤污染管制區及地下水污染區各有18處、河川水質顯示中度污染。顯示過度追求開發的結果,已經使得我們的土地開始生病了。然而,土地無法言語,經過在地居民、熱心人士與各界環保團體的努力下,這群曾經被忽視的被害人,未來已出現一線生機。
但是,在我們台灣的各地,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關注。在污染的問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關係人,不是局外人」。透過關注和了解環境,我們才能正視問題,一起提出對於環境永續更好的做法,避免成為下次環境公害污染中被忽視的受害人。
本文原載:2019.06.13 蘋果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