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資深研究員 楊長苓
二○二○年的選舉快要到了,各黨初選熱烈展開。然而,誰可以保護去年六月剛獲得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認證、並登上全球海洋生物期刊《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為台灣打出響亮名號的「台灣白海豚」(Taiwanese Humpback Dolphin)呢?
自二○○二年,加拿大學者王愈超博士發現台灣白海豚以來,台灣白海豚的生命歷程一直波折不斷。二○○四年透過研究,確認該族群生活在台灣西部沿岸,但族群數量非常稀少、不到一百隻。二○○七年,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主動邀請國際學者商討保育對策,會後並提出影響台灣白海豚生存的五大威脅,同時建議我國政府界定台灣白海豚的棲息地,以及迅速積極展開保育行動。隔年八月,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將台灣白海豚列為極度瀕危族群(Critically Endangered, CR),意謂台灣白海豚幾乎已在野外滅絕。二○○九年,台灣白海豚專家顧問團再次指出,從苗栗縣龍鳳漁港到台南縣將軍港,確定為台灣白海豚棲息地,而適宜的棲息地則延伸至淡水、三芝,以及曾文溪河口,但其族群數量持續下降,迄今只剩七十隻左右。
前陣子,中研院陳昭倫博士與永安漁港的漁民朋友,在大潭藻礁附近發現了台灣白海豚的身影。表示大潭藻礁是孕育多種海洋生物、生態豐富的健康地點,可讓台灣白海豚安然覓食;而其周圍水域也是客家漁民重要的漁場,維持傳統漁民家庭的生計。
搶救台灣白海豚,不僅符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更是海洋民族保存文化認同的重要行動。我們籲請政府停止中油三接開發案,設置大潭藻礁保護區,保育生態豐富的濕地,規劃漁業永續的方案,並儘速開始保育生長於此的台灣白海豚。讓海洋環境越來越豐富,讓孩子有魚可捕、有藻礁可去、有白海豚可欣賞。
[本文投稿於《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