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塑膠吸管說再見】 — 從第一波限用吸管政策開始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零廢棄研究員 孫瑋孜
2019/03/12

【向塑膠吸管說再見】 — 從第一波限用吸管政策開始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零廢棄研究員 孫瑋孜


  今年三月十一日環保署招開「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之公聽會,參與會議的除了塑膠廠商、各單位機構、環保團體之外,也不少關心環境的個人與會表達意見。

(● 三月十一日環保署招開「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之公聽會 / photo credit / 李孝濂)

  這第一波的限用吸管政策,簡單來說就是在今年七月一日開始,公家機關、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以及連鎖速食業這四大對象,在消費者內用餐點時不得提供塑膠吸管(外帶因為考慮開車時難以直接就口喝飲料等因素,仍然可以提供吸管)。換句話說,今年七月起,若您在公部門(包括公立醫院),學校合作社、百貨公司美食街與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速食店內用餐,將不會有塑膠吸管可使用。

(● 吸管已連續3年穩坐台灣「海洋廢棄物」數量第三名)

【真的會很麻煩嗎?】
  我們以連鎖速食店為例,其實幾乎所有飲料都是可以直接喝的。熱飲不宜用吸管當然不用說,而可樂、冰咖啡等當然可以直接以杯就口喝。倘若是因為不想重新補唇膏,那也可以隨身攜帶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有不鏽鋼與玻璃材質等)。而且自己攜帶的環保吸管自己洗,比起大部份速食店中按壓式的塑膠吸管供應器來說要衛生多了(我怎麼知道那些塑膠吸管哪時放進去,又常有人壓太多次,多餘但被碰過的吸管是不是又放回供應器了呢?)。所以其實七月一日將上路的內用不提供吸管政策,其實不但不麻煩,自備可重複使用的吸管也可以自己注意清潔狀況,環保與衛生兼顧。

(● 攜帶自己洗過的環保吸管,比起大部份速食店中按壓式的塑膠吸管供應器來說要衛生多了)

 

【養成好習慣,從拒絕「用過即拋的塑膠產品」開始】

  有個說法是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持續21天(實際可能不用這麼久)。其實所有現代社會的泛用塑膠,都是石化產業從原油中提煉製造而成的。遠古時代的動植物遺體經過長年地底高壓而轉變成的原油,若用來製作可重複使用的塑膠(眼鏡框、家具/電器組件等),在不添加塑化劑、溴化阻燃劑等有害物質前提下,我們當然不反對;但是若絕大部分都用來作成用完一次就丟掉的塑膠吸管、餐具、寶特瓶,我想恐龍在地下有知的話也會哭哭吧?

  最後希望大家知道環保署的政策初衷,其實都是為了我們以及下一代,保留有限的資源以及維持宜居的環境。而減少,乃至最後杜絕「一次用塑膠製品」的政策方向,是需要我們了解並主動配合的。希望大家不要為了區區幾秒的方便,造成地球的「宿便」,以及下一代的沉重負荷。

(● 為下一代保留有限的資源以及維持宜居的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p.s. 此草案中,允許提供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以及大部分是紙等植物纖維,塑膠佔比在一成以下的合成吸管提供內用,這部分個人則抱持著反對的態度,有機會將另行撰文說明原因。

 

#BreakFreeFromPlastic
#擺脫塑縛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零廢棄研究員 孫瑋孜
關鍵字
#吸管
#廢棄物治理
#永續綠色生活
#減塑生活
#限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