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觀塘接收站的環境影響評估大會於上周三(9月26日)倉促結束,主席李應元署長當場宣布明天(10月3日)繼續開會。儘管許多反對開發的委員均無法出席,但仍決定開會,並在旁聽報名頁面上公告「內部討論不開放旁聽」[1]。去電詢問,則告知將直接進入內部討論,不開放民眾旁聽,等會議有結論才開放旁聽。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旁聽要點〉第8點,雖有「進行決議前」,旁聽之當地居民、相關團體均應離開會場之規定。然前次會議,與會學者、民眾曾提出諸多意見,尚未經開發單位回覆,且許多意見仍需花時間調查釐清,倉促進入決議程序。加上署長曾於5位不願背書的民間學者專家委員退席抗議後,向行政院長賴清德承諾「會負責」[2],實讓人擔心在官派委員強力護航下,爭議極大的觀塘接收站即將強渡關山。
歷經7,500年緩慢堆疊才形成的桃園藻礁海岸,是全球罕見的高純度藻礁生態系,原本是研究台灣西岸環境與氣候變遷的珍貴史料,卻極可能因觀塘接收站開發而灰飛煙滅。而棲息其間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也可能在棲地破壞後,逐步走向滅絕。院長、署長的官位是一時的,掌握的權柄卻可以摧毀千年的地景與生態系。
觀塘接收站開發內容修正後,中油的觀塘工業區雖由4座貯槽減為2座;工業局的觀塘工業港卻增設2座16萬公秉的天然氣貯槽。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第36條,天然氣貯槽位於港區,貯存容量在3萬公秉以上,即應辦理環評。工業港新設的貯槽理當另提環說書辦理環評,無法在環現差(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和環差(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程序中蒙混過關,若該部分日後無法通過環評,破壞千年藻礁卻只換得工業區2座貯槽,對生態與能源安全均屬雙輸。
中油因觀塘接收站曾通過環評,即使海象條件不佳、每年可使用天數少、腹地狹小日後難以擴充貯槽,仍不願更換至其他地點。然工業港新增貯槽既須另提環評,同樣得花時間走環評程序,何不直接全站遷至其他條件較佳的地點?
況大潭海域已知有保育類珊瑚棲息,施工不僅一定會對保育類動物構成騷擾、虐待,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而有刑責;且為避免觸犯刑責更重的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即使勉強開工,日後恐動輒面臨停工風險,衍生眾多履約糾紛。貪一時之快卻得花更多時間善後。
蓋一座天然氣接收站至少要使用40年,目前在位的官員,40年後恐早已不在人間,做決策時,難道不該多為後代子孫著想?盼政府官員醒悟,不為一時毁千秋,早日另覓生態保育與能源安全雙贏的場址替代方案。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蔡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