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深澳並不深奧
(文 / 蔡雅瀅 /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專職律師)
今年三月,環團綠色和平發布一份民調,受訪的北北基民眾高達75.1%反對深澳燃煤電廠興建[1],適逢選舉年,若執意推動人民反對的政策,必將衝擊選情。
深澳電廠空污年排放量高達:硫氧化物1,438公噸、氮氧化物1,034公噸、粒狀污染物268公噸,且燃煤電廠排放之PM2.5、戴奧辛、六價鉻、砷、鉻、汞等,均屬致癌物。從國民健康角度,實不應開發。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曾分析高、中、低三種負載成長情境,在最不積極節能的高負載成長情境下,即使「沒有深澳電廠」,廢核後的2025年至2027年,備用容量率仍將高達14.9%、17.3%、18.2%;而中負載成長情境則高達22.4%、25.9%、27.2%;低負載成長情境更高達24.5%、27.9%、29.9%[2]。備用容量率愈高,閒置設施愈多,供電成本也愈高。我國備用容量率目標值為15%,即使沒有深澳電廠,雖在高負載成長情境下,2025年與目標差距0.1%,但其後均超過法定目標,而中低負載情境下,更是遠高於目標值,從避免資源浪費的角度,顯無必要興建深澳電廠。
況深澳電廠建廠費用高達1千億元,而能源局就2017年至2019年僅編列3年共75.06億元之住商節能預算,不到深澳案的13分之1。而用在輔導法人、機關及學校節能的經費更僅2億元,為深澳案的500分之1。若將深澳建廠費用轉為推動節能,不僅少掉污染,還能節省電費,並創造相關就業機會與商機,讓更多人受益。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曾評估,全球中小企業若有效實行具效益之能源效率改善措施,可節約全球總能源消費量的10-30%;而中小企業占我國就業人口8成,與其將千億經費用在僅少數人可從工程、購煤獲益的電廠興建計畫,不如用在協助中小企業節能,降低能源需求與污染排放,並使企業成本下降、競爭力提升,創造多贏[3]。
若非新增電廠不可,高污染的燃煤電廠,顯非最佳選擇。工研院曾分析:地熱不受天候影響、可作為基載電力;台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傳統地熱有近1,000MWe潛能;若考量深層地熱,則有數個GWe潛能[4]。民間發起的「取代深澳電廠的N種可能」徵件活動,亦有獲獎者提出:利用深澳外海的火山島--基隆嶼設置地熱電廠;利用黑潮發電;將垃圾山轉為生質燃料發電等替代方案[5]。
地熱發電可與溫泉業結合,如:台東知本的泓泉溫泉已在今年3月設置地熱發電機組併入台電電網[6]。深澳有象鼻岩、酋長岩等獨特景觀,和豐富的海洋生態,加上鄰近九份、海科館等熱門景點,若要新增電廠,與其設置摧毀觀光資源的燃煤電廠,不如改設兼具休閒功能的地熱發電。
從能源供需角度,深澳電廠並無必要性;千億建廠經費,若投入節能,不僅無污染,受益者亦更多;縱非設電廠不可,從能源轉型角度,亦應選擇更永續的能源;況燃煤電廠排放大量空污招致民怨,執意推動必將衝擊選情。當藍綠兩黨的政治人物相互爭論:誰該為興建深澳電廠的決策負責?此項政策不受歡迎的程度,已可窺知。但與其探究誰該負責?不如勇於終止錯誤決策。終止深澳電廠興建計畫並不深奧,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能源轉型決心而已。
本文原載:2018.08.30蘋果即時
[1] 2018.03.27中央社「環團民調:深澳電廠 北北基7成5反對興建」報導
[2] 趙家緯,莫讓深澳電廠成為能源轉型絆腳石
[4] 107.03工研院「高效能地熱發電技術研發計畫(第2年度)」,頁2
https://www.moeaboe.gov.tw/ECW/populace/content/wHandResearchPlan_File.ashx?file_id=1634
[6] 張貽斐,地熱之附加價值-觀光溫泉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ggM.htm
張貽斐,地熱發電:台灣最新地熱發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gyB.htm
低碳綠色製程技術明細
https://proj.tgpf.org.tw/LGIPTD/page/TechnologyDetail.aspx?TechnologyID=D9wEsTtcNL0%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