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八種熊有六種瀕危!
103年12月4日的蠻野講堂,邀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副秘書長李凱云女士,談「漫步在森林裡的台灣黑熊」。李副秘書長先介紹全世界有北極熊、棕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馬來熊、懶熊、眼鏡熊、大貓熊等八種熊科動物。其中就有六種瀕危(除美洲黑熊、棕熊外)。而台灣黑熊是屬於亞洲黑熊的一支亞種,也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威脅。
月熊。狗熊。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胸前有白色的V字型,因此又被稱做「月熊」;另外從側面看牠的吻部長得像狗,因此又叫「狗熊」。剛出生的黑熊寶寶,只有15公分長,250至300公克重,十分嬌小。成年的公熊約120至180公分高,重可達200公斤,母熊的體型則較小。
不挑食、愛蜂蜜的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屬獨居型動物,公熊交配後離開,母熊則單獨照顧小熊。待小熊可獨立生活時,母熊會驅離小熊,再進入下一個繁殖週期。台灣黑熊雖隸屬於食肉目,但80%吃植物,20%吃動物,且不挑食,是標準雜食動物。山櫻桃、青剛櫟、台灣獼猴桃、玉山箭竹、大葉木薑子等各種食物都吃,尤其蜂蜜更是其最愛。李副秘書長播放一段影片,只見片中的小熊,為了吃蜜,不畏被蜜蜂叮咬,一再攻擊木造的蜂箱,直到拖出巢脾,滿足地大啖蜂蜜,模樣十分可愛。
在食物鏈中,台灣黑熊是頂級消費者。森林裡有各種植物,有鹿、山羌等草食性動物,也有台灣黑熊等肉食性動物。如果沒有肉食性動物,來平衡生態,森林裡的植物可能被過度消費,對水土保持及森林結構恐產生影響。
數量稀少的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的重要棲地在大雪山,也就是最近爭議很大的雪谷纜車預定開發地。台灣黑熊數量稀少,不過在大雪山地區有穩定的族群出沒,若是該棲地遭破壞,黑熊族群數量勢必會更走下坡。研究指出,要維持黑熊在野外環境永續生存,需要至少2,000隻台灣黑熊。但根據估算,台灣黑熊的數量目前僅剩200至600隻。日本約有一萬多隻黑熊,每年可合法獵捕2,000隻,而台灣黑熊數量稀少,一隻都不能少。
如何調查黑熊?
中國約有1,600隻貓熊,每隔數年會花費約2,000萬元做全國熊貓棲地普查。目前台灣無法比照中國做台灣黑熊普查,因為保育及研究經費十分拮据。
此外,紅外線感應相機,亦可記錄台灣黑熊的行蹤。
台灣黑熊生性害羞,不易找到,通常要靠:排遺、爪痕、食痕、腳印、破壞的痕跡等,才有辦法辨識有無黑熊出沒。若不確定發現到的跡象,是否為黑熊出沒的證據,可將照片寄給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協助判斷。
生活範圍遼闊的台灣黑熊,經常一邊進食一邊排泄。牠的胃酸溶解了果實種皮,提升種子發芽率,有助植物繁衍、散佈。而從台灣黑熊的排遺當中,還可以分析出吃的食物、賀爾蒙、或個體的DNA等,對了解黑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另外台灣黑熊的爪痕,通常是三道或四道等距離的直線。
台灣黑熊是全世界唯一會築巢的熊,研究人員曾紀錄到一隻台灣黑熊攀折、搜集許多植物枝葉,精心築好巢後,悠哉地睡在裏面。
遇到黑熊怎麼辦?
在野外遇到台灣黑熊該怎麼辦呢?建議不要爬樹或跳進水中,因台灣黑熊很會爬樹、也會游泳;另外也不要裝死,因台灣黑熊會吃腐屍;更不要尖叫或騷擾,避免驚嚇對方,最好慢慢後退離開。一般來說,台灣黑熊嗅覺、聽覺靈敏,會在第一時間避開人群。
遼闊山林間黑熊的愛情
台灣黑熊的繁殖不易,和活動範圍遼闊、發情期短有關。獨居的台灣黑熊活動範圍大,約一萬個足球場,要相遇不容易。熊科動物發情期間較短,要在對的時間相遇,又彼此看得順眼能夠配對,更加不容易。
動物園狹小的圈養環境,常讓習慣遼闊環境的台灣黑熊感到焦慮不安產生刻版行為。保育人員為了改善黑熊生活,會增加覓食困難度,或是佈置環境、增加黑熊活動量,減少刻版行為。
黑熊的哀歌
盜獵著為了抓山豬、山羌,設置捕獸夾、套索等陷阱,經常造成台灣黑熊斷掌。斷掌的台灣黑熊容易感染,導致敗血病死亡。即使未感染,失去手掌的台灣黑熊也無法爬樹,還造成交配困難、採集/獵捕困難,更容易死亡。大量遊客進入山林,也會影響台灣黑熊的生活環境,造成有的黑熊吃人類留下的食物、垃圾。因此該推動登山人數的總量管制與廚餘回收,避免影響台灣黑熊生態。
棲地減少也會威脅台灣黑熊的生存,部分棲地轉作經濟作物,造成人與動物的棲地競爭,恐增加人熊衝突,對熊與人都是不利的情況。
黑熊全身都有經濟價值,成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熊膽汁的生產過程極為殘忍,有的黑熊終其一生都關在狹小的籠子中,插著取膽汁的管子,連脊椎都變形。而衛福部先前竟在研擬開放熊膽與膽粉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入藥,實應加以反對!而少數不肖商人違法販賣熊掌、捕獸夾,亦應加以檢舉。
用行動支持保育
野生動物保育不易,環保團體募款亦十分困難。目前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有「黑熊森林市集」,可網購各種黑熊造型商品,協助籌措保育經費,喜歡黑熊的朋友不妨參考。當然也歡迎捐款給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支持蠻野繼續舉辦各種環境教育課程和透過各種行動守護台灣環境。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連絡方式:
延伸閱讀: